当前位置:义乌365便民信息网 车险信息网生活华西健康季闻网 - 华西健康
华西健康季闻网 - 华西健康
2023-02-06

前阵子,小女一直生病。不是什么大病,就是感冒、发烧、咳嗽的循环,不用住院,只是在家与诊所及医院间不停往返,加上夜里经常起来照料,让我感到疲惫不堪。中间有十几天,我带小女到台湾探亲,她的感冒症状又复发,流出黄色黏稠鼻涕。不想小病化大,我又带她到附近的儿科诊所就医。医生问完诊后对我说,不要给孩子吃食品,要吃食物。我好惊讶,一般医生只会说,不要吃冷的、甜的、糖果,从未听过一个西医跟我说:要吃食物。

在我们日常中,食品遍布每个角落。除非一天二十四小时自己带着小孩,不然,孩子还是能随时吃到食品。我把这事告诉大儿子的时候,他问了所有人都会问的问题:食品跟食物有什么分别?

其实这并不难理解,首先,食品和食物最简单的分别就是食品必须有包装,可能是胶袋,也可以是瓶瓶罐罐;食物就不需要包装,例如一条红萝卜,如果有包装袋,只是为了方便加上价格与产地的标签。食物本身是不需要保鲜的。

而说到标签,食品的标签随着黑心食品风暴不断,生产商、进出口商就变得越来越聪明,我们也越来越难从标签中找到有益于自己的资讯,消费者越来越被动。记得今年中爆发巴西黑心肉事件,当我发现巴西鸡几乎没有间断,仍然安然展示在超市的冷冻架上时,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傻太天真。如果世界各地的问题食品会随着曝光而消失,那么就不会不停出现食安问题,中间太多泯灭良心的事,如同毒品问题,只要一日还有利可图,一日都无法杜绝。

作为精明消费者,即使无法完全不吃食品,购买前也务必查看标签。如果小心阅读标签,你不难发现日本著名品牌的鲜奶,是泰国生产;即使是香港上市公司的食品,是Made in PRC而不是Made in China,如果不寻根究底,一般人未必即时理解到其实PRC就是People's Republic of China。想出这样修改产地名的商人很聪明,但我深信,如果不严肃处理食安问题,PRC只会成为另一个令人闻“名”色变的代名词。